日期:2025-09-16 10:49:59
“萝卜快了不洗泥”港股配资,这话形容前两年的电力装备行业太贴切了。
前两年光伏、风电拼命扩产能,结果供大于求,企业互相压价还不赚钱,装备造得多却不好用。
现在工信部联合三个部门亲自下场出了套新方案,让国内的速度慢下来,还不忘加紧拓展国外市场。
这一松一紧的操作看懵了不少人,难怪大家都嘀咕着:这行业是不是要变天了...
增速砍半?不是躺平是“踩刹车”
电力装备行业新出了一个两年规划,把传统装备年均营收定在6%左右,跟2023年那版 9% 的目标比,直接砍了近一半。
别觉得这是行业不行了,反倒像给狂奔的车踩了脚刹车,其实之前跑得太猛,早该调调方向了。
前两年光伏、风电企业跟疯了似的扩产能,你上一条生产线,我就敢上两条,结果供大于求,全行业都陷入“价格战”的泥潭。
去年十月份那会,全国有12家风电公司被逼得抱团签了“不打低价牌”的公约,今年光伏行业也被要求规范竞争,说白了就是“卷不动了”。
更头疼的是,新能源装机容量看着吓人,已经16.7亿千瓦超过火电了,但电力系统跟不上趟。今年上半年风电利用率跌到93.2%,光伏94%,去年同期还都是96% 以上,去年装机涨了34%,总量才涨27%。
这不就像买了台顶配跑步机,天天放着吃灰,纯属浪费嘛,现在把增速降下来,就是让行业停下“瞎扩张”的脚步,好好琢磨怎么把装备做得更靠谱。
龙头要当靠谱“带头大哥”
有意思的是,整体增速降了,龙头企业却被要求增速10%左右,这反差感拉满,其实道理很简单,行业要转型,总得有“带头大哥”扛旗。
就说风电领域,金风科技、明阳智能这两家龙头,今年上半年营收分别涨了41%、45%,为啥能这么猛?其实是因为行业“反内卷”见了效。
年初一直到七月份的时候,陆上风电机组中标均价比去年涨了9%还多,以前为了抢订单,企业互相压价,赚的钱不够买零件。
现在价格稳住了,踏实搞生产就能赚钱,这些龙头手里有技术、有渠道。
比如隆基绿能、通威股份在光伏领域,手里的核心技术能卡住关键环节,它们冲10%的增速,不仅能自己活得滋润,还能逼着小厂要么搞创新,要么把产品做扎实,别总想着靠低价混日子。
说白了,就是让“好企业”赚更多,让“混子企业”被淘汰。
内外两头抓?日子要过“长久稳”
新方案里还有个关键点,既要稳住国内市场,又要盯着海外生意,这才是长久之道。
国内这边,“沙戈荒”新能源基地、特高压外送通道这些大项目已经动起来了。
就拿特高压来说,去年的采购额从第一批次的9.89亿涨到第五批次的87.38亿,涨了8倍多,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,能让企业有活干、有钱赚。
海外那边,专门提了要搞合作,在风电、光伏、储能这些领域拓展渠道,毕竟国内市场就这么大,把装备卖到全世界,才能挣更多钱。
结语
说到底,这两年的电力装备规定,玩的就是“精准调控”。
不盲目追求高增速,而是让行业“稳下来”练内功,不搞“一刀切”,而是让龙头“跑起来” 带节奏。
毕竟这行关系到咱们夏天开空调、冬天用暖气港股配资,稳当比啥都重要,只要按这个路子走,以后用电踏实,行业也能走得更远,妥妥的“双赢”局面。
牛策略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